醫院新聞
近日,消化內二科成功開展首例畢Ⅱ式胃大部切除術后復發難治性膽總管結石的ERCP取石手術。
患者81歲高齡女性,既往胃大部切除畢Ⅱ式吻合術后30余年,因發熱、腹痛入院,診斷為膽總管結石、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存在高齡、感染性休克等情況,病情復雜危重,蓋偉主任立即爭分奪秒組織科內專家仔細分析討論病情,決定首選ERCP取石術。
與家屬充分溝通后,蓋偉主任和田宗彪主治醫師開始內鏡下取石術,交替使用十二指腸鏡和胃鏡找到改道后的十二指腸乳頭,通過胃鏡完成插管、乳頭擴張成型、取石及鼻膽管置入,順利完成手術。術后,患者腹痛、發熱、黃疸等癥狀消失,三天后順利出院。
畢II式術后患者行ERCP與一般普通患者相比,手術難度很大,要求術者有極高的技術水平及經驗。它的主要難點有:1.吻合口岔路口的抉擇。由于消化道重建后輸入袢、輸出袢辨別極為困難,輸入袢太長,內鏡無法到達十二指腸乳頭,如果錯誤地選擇了輸出袢的方向進鏡,將不可能找到目標。2.內鏡行走方向相反,操作反常化。常規內鏡操作從胃到十二指腸降段乳頭,自上而下,順勢而行;而畢II式吻合術后卻要逆流而上。術者操作極不順手,且腸道反折處內鏡通過困難,很容易造成腸道穿孔。3.采用胃鏡而非十二指腸鏡取石操作難度系數成倍增加。以上原因導致該類患者ERCP成功率僅有普通人群的三分之一,此類患者若行常規治療轉外科行開腹手術,創傷大,愈合慢,對患者身體各項指標要求高,術后容易并發其他膽道疾病。且該患者高齡,基礎疾病較多,外科手術風險更大。采用內鏡下取石則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
此次手術的成功,不僅開創了棗莊市消化內鏡診療的新篇章,更體現了我院消化內科強大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勇于創新、開拓新途徑的精神,拓寬了ERCP的適應人群,給更多患者帶來福音。(劉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