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骶髂螺釘對于創傷骨科醫師來說可謂盡人皆知,原因在于其為多數不穩定性骨盆后環損傷,特別是最為棘手的經骶骨的垂直不穩定性骨盆骨折(OTA-61C1.3,2.3,3.3)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飛躍。在骨盆髖臼微創領域,骶髂螺釘的應用最為廣泛。但骶髂螺釘通道非常狹窄,需要對骶髂螺釘進釘點區域進行精準定位,稍有不慎,螺釘就會偏出通道,損傷附近神經、血管、甚至盆腔臟器等。之前,我院多次請上級醫院專家到我院會診、指導手術。近日,創傷一科首次獨立完成骶髂螺釘結合前后路infix治療復雜骨盆骨折手術,標志著我院骨盆骨折微創治療再上新臺階。
術前三維重建CT
該患者屬于多發傷,在我院ICU監護。術前,我們制訂了周密的手術計劃。林峰主任醫師主持術前討論,創傷一科全體醫生參加。骨盆骨折屬于C1.3,經骶骨2區骨折的骶髂關節脫位,如果采用切開復位會造成大量出血,此患者還需要行鎖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跟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創傷非常大,患者很難耐受。所以,我們選擇骶髂螺釘+前后路infix對骨盆骨折微創治療,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術創傷,促進患者康復。
手術由劉志副主任醫師和楊錫明副主任醫師操作,邵長生主治醫師負責術中透視。
手術當中需要多個特殊角度反復透視,而普通手術床無法滿足這種透視要求,為此,我們專門定做了木制的骨盆骨折手術床。
這種微創手術的第一步就是閉合復位骨折。患者合并顱腦外傷,骨痂生長較一般患者迅速,該患者傷后已有15天,骨折端有大量纖維骨痂生長。本身骨折垂直移位很大,要想使用常規牽引復位十分困難,如果有專門的骨盆復位架,復位會容易些。但是骨盆復位架價格昂貴,增加患者負擔,我院暫時沒有引進。我們將現有的普通牽引床前后調轉180度,將股骨髁上牽引連接到牽引床上,再將牽引床與我們專門定做的木制骨盆手術床連接牢固,借助這套裝置,達到了優良的復位效果。
術中我們通過調整多個透視角度,找到精確的入點,順利植入骶髂螺釘,切口只有1cm。微創四個小切口使用infix固定骨盆前后環,每個切口約5cm。骨盆骨折、鎖骨骨折、跟骨骨折三處手術共出血不到200ml。
手術的順利完成離不開麻醉和護士團隊的密切配合。特別感謝手術室李方嬌護士長的統籌安排,麻醉師趙晨全程對患者的保駕護航,呂亞文和陳晨護士的熟練配合,還有ICU各位同事的鼎力協助。(楊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