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值第七個世界血栓日來臨之際,我院血管外科醫護人員在門診大廳及血管外科診室,開展了為期一天的義診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免收掛號費、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及科普宣傳的方式響應了血栓日活動的號召。通過科普血栓疾病的危害,讓廣大人民群眾提高預防血栓性疾病的意識,維護血管的健康。
世界血栓日由來
“血栓、栓塞、纖維蛋白原”的命名人德國的RudolfVirchow教授于1856年提出血栓形成三大要素:血管壁損傷、血流異常、血液成分異常。該理論至今仍被認可。2014年3月,國際血栓與止血學會(ISTH)宣布將RudolfVirchow生日(10月13日)作為“世界血栓日”,以紀念他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論;并且通過這一活動提高公眾對血栓性疾病的認知,促進血栓性疾病的規范診治。
血栓危害
血栓形成是指在動脈或者靜脈中形成血栓,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臟病、中風和靜脈血栓栓塞癥)的根源。其中的靜脈血栓栓塞癥是指在腿部和肺部發生血栓。國際血栓與止血學會提供的資料顯示:在美國,每年有10~30萬人死于靜脈血栓,相關住院人數超過50萬。在中國,靜脈血栓形勢可能同樣嚴峻,但流行病學數據的缺乏掩蓋了血栓性疾病的廣泛影響。
靜脈血栓是怎么行成的
血栓形成的誘因有遺傳因素、年齡、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以及長期臥床、大手術后、肥胖等。因此,要遠離血栓,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2014年首屆“世界血栓日”就以“工作、生活、動起來”為主題。
靜脈血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血栓,通常由血流緩慢或淤滯所引起。靜脈血栓外觀似試管內的全血凝塊,顏色暗紅,稱紅色血栓。靜脈血栓形成常常引起夏至大靜脈血管腔閉塞,可表現為下肢水腫、疼痛、皮膚顏色改變。血栓脫落可隨血流進肺動脈,引起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于血栓遷移到肺部,阻塞了血流供應。它可以導致呼吸困難、心率加快、低血壓、低血氧、胸痛、咯血和暈厥,嚴重者可導致猝死。
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在腿部形成血栓–肺栓塞(PE)–血栓轉移到肺部時–這兩種危險的血栓加起來就是靜脈血栓栓塞癥(VTE)。
預防:鍛煉
活動肌肉來促進血液流動,尤其是下肢肌肉的運動。不運動的時候,例如在桌子旁,可以稍事休息,伸展一下小腿。經常鍛煉還可以保持健康的體重,降低患者的風險。
旅行技巧
當旅行超過4 h時,避免穿緊身衣服,多喝水。至少每隔幾個小時站起來走一圈。如果你必須待在座位上,可以伸展和活動一下小腿。在到達目的地后花更多的時間游覽名勝。
治療
血栓保險栓——腔靜脈濾器
如果血栓有脫落的危險,醫生會推薦在最大的靜脈中放置一個濾器,稱為腔靜脈濾器。這個濾器會捕捉到分解血栓,并且阻止它們進入肺部和心臟。它不能阻止形成新的血栓或治療DVT,但它有助于預防致命性的肺栓塞。
血栓克星——藥物治療
我們可以使用藥物來阻止血栓再形成,溶解新形成的血栓,這些藥物都是血栓的克星。常用的藥物包括肝素、、尿激酶、利伐沙班、華法林等,這些藥物可以在不同的時機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血栓克星加血栓保險栓的組合可以使得絕大部分靜脈血栓患者重回健康。
彈力襪
這些特殊的襪子在患者的小腿至大腿上梯度加壓讓血液流動。它們除了可以消腫和減輕小腿的不適感,還可以預防血栓的形成。患者可以在藥店買到彈力襪,但是需要測量出合適的尺寸以對應合適的壓力梯度。患者可以白天穿上,睡覺前脫下。
抬起雙腳
患者坐著時可以雙腳離地,抬高小腿,這樣靜脈血液更容易回流到心臟,也可以減輕靜脈血栓小腿的腫脹和不適感。
長期后遺癥有哪些?
一旦血栓清除掉,DVT有時會留下一些“不愉快的痕跡”。患者可能發現,在血栓形成的皮膚部位有長期浮腫或膚色改變,或者疼痛。這些癥狀,稱為血栓后綜合征,有時會在血栓形成后1年出現。(侯欽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