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醫患之橋

醫院新聞

你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動態>醫院新聞

厚德精業七十載 善醫濟民鑄輝煌 ——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建院70周年專題報道
日期:2020-12-21 00:00:00 瀏覽量:1256

  至精至誠,至愛至仁。七十載榮光,砥礪寫輝煌。今年是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建院70周年。70年歲月彈指一揮,希望與夢想,磨煉與奮斗,耕耘與奉獻,造就了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今天的風采碩果、壯麗輝煌!70年間,醫院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平凡到輝煌的歷史跨越!70年,從“滕縣區中心衛生院”到滕州乃至魯西南區域醫療衛生領域的“執牛耳者”,“滕醫人”用創新讓醫院不斷進步。如今,帶著光榮與夢想,他們又一次上路了。 

  【夢起篇】櫛風沐雨譜華章 

  春秋代序,日月不淹。 

  翻開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的發展史冊,歲月的筆端凝重厚實地記錄下了一代代滕醫人甘于清貧、樂于奉獻、潛心行醫的艱苦歷程,譜寫出艱難與挫折、拼搏與收獲的時代樂章。70年來,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屹立在“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的美麗滕州,厚德精業,善醫濟民,走出了一條懸壺濟世、大醫精誠的鏗鏘醫道。 

  1950年,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在古滕大地屹然崛起,掀開了一個波瀾壯闊的奮斗史篇。最初在滕縣東沙河鄉黨村成立,名為滕縣區中心衛生院,后更名為滕縣專區人民醫院。1953年,滕縣專區改濟寧專區,醫院更名為濟寧專區第二人民醫院,遷至城區鹽店街。1957年,醫院在城區杏壇路北側征地4667平方米,建設門診、病房,累計建筑面積1408.96平方米。1959年,濟寧專區第二人民醫院移交滕縣,更名為滕縣中心人民醫院。1988年,滕縣撤縣建市,醫院更名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2013年,被山東省衛生廳確定為三級甲等醫院。2020年,滕州市醫養結合健康中心暨中心人民醫院新院區項目開工建設。在70載歲月里,醫院的名稱和建制幾經變遷,留下了歷代前輩們艱苦創業、不懈奮斗的足跡。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踏著時代節拍,矢志不渝的滕醫人篳路藍縷、傳薪繼火、砥礪前行,用智慧與汗水譜寫了壯麗的篇章,為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作出了杰出貢獻。

 

  憶往昔崢嶸歲月,勾勒出一幅幅鐫刻著歷史光輝、感人至深的動人畫卷。一代又一代滕醫人秉承著救死扶傷的精神,用仁愛厚德譜寫著福澤滕州、惠及魯西南的生命贊歌。醫院從最初借用民房91間到如今占地面積6萬余平方米的規模;職工從最初的127人到如今3000余人;服務對象從主要收治赴朝參戰志愿軍傷病員,到逐漸向社會開放,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嬗變。三易地址、五更院名,七十年的勵精圖治,幾代人的自強不息,讓她從一所規模極小、設備簡陋的滕縣區中心衛生院,成長壯大為今日醫療界的一面旗幟。 

  【精進篇】廣博慈愛創一流 

  忽忽70年如白駒過隙,中華大地已發生滄桑巨變。 

  走過曲折變遷的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厚積薄發,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步入了跨越發展的新時期。近年來,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始終踐行“患者至上·質量為本”的服務宗旨,秉承“以建設人民滿意醫院為目標、以提高醫療質量和改善醫療服務為核心、以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為抓手、以精細化管理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堅持“人才、學科、文化、管理”四輪驅動,大力實施“人才強院、科技興院、醫德立院”三大發展戰略,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打造品牌網,強化醫院發展定位 

  學科建設是醫院發展的基石和醫療技術水平提高的助推器。品牌強,則戰力強! 

  近年來,通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學科建設成績斐然。醫院現有78個臨床和醫技科室,其中眼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科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另有17個專業為棗莊市醫藥衛生重點學科。形成了以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小兒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普外科、骨科、腫瘤科、眼科、影像醫學科、婦產科、泌尿外科、呼吸內科、重癥醫學科、內分泌科、耳鼻喉科、麻醉科等為主要特色的省市級臨床重點學科群,在本地區形成了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優勢。在圍繞學科軟硬件建設、科研能力、人才梯隊、醫療質量等多個維度的“2019年中國縣市級醫院品牌專科評選”和“2018年中國醫院競爭力·縣市級醫院學科排名”中,醫院有16個學科進入所在專業排名的全國前十,有5個學科位居全國第一。同時,也是山東省進入全國專科排名數量最多的醫院。 

  強強聯手,擴大優勢力量。同時,醫院還大力扶持弱勢專科,提升綜合實力。通過引進學科帶頭人,先后與天津血液病研究所、中山醫院、上海仁濟醫院等建立長期協作關系,并聘請學科帶頭人長期來院指導工作;遴選優秀人才組團式外出學習,并打造了一批諸如心臟大血管外科、兒童重病監護室、康復醫學科等服務一流、技術精湛的醫療團隊;整合專科建設形成區域競爭力,先后成立了腦科中心、影像中心、急救中心等,進一步發揮了學科整體優勢,提升了學科綜合實力。 

  打響人才戰,豐富醫院發展內涵 

  縣級醫院要發展,人才是瓶頸問題。市中心人民醫院院長楊瓊曾說:“人才是醫院發展的基石和第一生產力。”為培養、吸引人才,醫院不惜一切代價,“栽下梧桐引鳳凰”,將醫院打造成高端人才聚集地。 

  在人才引進方面,醫院制定了較高的準入門檻,除臨床緊缺專業放寬到省部級重點大學外,其余專業均需為985211高校應屆畢業研究生,學科帶頭人則為國內知名三級甲等醫院的領軍人才。經過近年來的“雙高”實踐,擁有重點院校畢業碩士、博士研究生800余人;國家二級、三級教授9人,國內醫學院校兼職教授120余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人,中華級、省級醫學會專業分會主委、副主委41名,棗莊市級醫學會學科主委20名、副主委57名。 

  在人才培養方面,醫院制定了層次分明的培養計劃。對于青年醫生,一方面重點實施了“中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計劃”,投入大量財力用于其學習深造、業務發展、科研創新等;另一方面,在科室內部確立多個亞專科方向,并圍繞專業專科技術重新配置資源,力求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目前,已選派50多名優秀青年醫生前往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國際頂尖醫院進修學習;年均選派100余人到國內各大醫院研修,200余人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帶回了國內外一流的發展理念和先進技術。 

  一位西方哲人說:“醫學是一門科學,但要成為一名醫術高超的大夫卻是一門藝術。”在強有力的學科品牌引領下,廣大醫務人員在解決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技術難點的同時,積極進行技術攻關與創新,始終保持高昂的創新勢頭,開展和引進一大批新業務、新技術、新方法,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果。該院成功申報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劃立項36項;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5項,棗莊市科技進步獎116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965篇,其中SCI論文94篇;完成各類科研鑒定100余項,有10余項科研項目達到國內甚至國際先進水平,奠定了在本地區的學術中心地位。 

  打好智慧牌,信息化提升服務能力 

  如今是信息化時代,打好“智慧牌”至關重要! 

  在持續保持人才、學科、技術優先發展的同時,醫院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投入一批高精尖的先進醫療設備,為提高診療水平蓄勢助力。引進GE、西門子3.0T1.5T超導磁共振,GE PET-CT,西門子Force、雙源、128層、64層螺旋CT,瓦里安IGRT高能雙光子、醫科達四維智能影像引導高能直線加速器等各類醫療設備6000余臺(件),建設了國內一流水平的轉化醫學實驗室,開啟了精準醫學新篇章。

 

  與此同時,積極拓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依托互聯網發展優勢,建立起以醫院管理為基礎、臨床應用為主線、質量控制為核心的數字化信息平臺,實現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醫療服務深度融合,全面開通手機預約、掛號、繳費、檢查結果查詢等服務;在“醫卡通”服務基礎上,上線了自助交費、查詢系統及影像、檢驗結果自助報告打印系統,逐步實現患者就診自助化,真正讓人民享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其模式在全省范圍內形成了絕對的領先優勢,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除了利用互聯網優化流程外,醫院還利用信息化把對患者的服務從院內延伸到了院外。成立了以網絡平臺為依托的病友服務中心,全面開展咨詢、答疑服務及出院病人病情隨訪、回訪和滿意度評價等工作。改善門診服務,在門診區配備了輪椅、擔架,在候診區配備了飲水機、電視、自助售貨機,并設立“一站式”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導醫咨詢、病歷復印、藥事咨詢、投訴接待、困難幫扶等一站式服務。改善住院服務,整合簡化住院處、醫保結算流程,成立住院服務中心,并由社會志愿者及專職人員提供入院接待、入院宣教、臨床陪檢、電梯引導、診區導診的無縫對接,變“病人跑”為“工作人員辦”,大大提高了服務的時效性和便捷性。 

  打硬口碑分,堅持醫院公益屬性 

  70年風雨兼程,是一種成長!這種成長是使命在肩,奮斗有我;這種成長是初心不改,逐夢前行! 

  醫院始終追求社會責任擔當。為更好地發揮三級甲等醫院傳、幫、帶作用,提升基層醫療技術水平,先后與豐都、泗水、山亭及全市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建立了城鄉醫院對口支援關系,逐步建立起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模式;依托滕州市區域衛生平臺,建設成了全市的醫學影像中心三級會診平臺,實現了對疑難急重癥患者的遠程、異地、實時、動態會診。組建60余人的醫療骨干團隊,定期到醫聯體成員單位和部分鄉鎮衛生院坐診,將我院的優質資源下沉到基層,醫院區域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加強醫保控費管理與服務價格管理,嚴格控制患者均次費用與總額比例,通過降低藥占比、耗材比、嚴控不合理檢查等有效手段,不斷加強對門診、住院費用的控制,目前門診人均費用、出院人均費用在全省50家三級綜合醫院中次均費用最低。通過加強“大急救中心、胸痛中心、腦卒中中心”的發展建設,極大地縮短了危急重癥患者從發病到獲得最佳治療的搶救時間,暢通了生命“綠色通道”;積極開展急救知識進社區活動,有效地保障了群眾的生命安全。 

  近年來,醫院累計開展慈善、義診等活動300余次;針對“特困患者”“三無病人”發放各類慈善救助金400余萬元;在全市率先推行了“60歲以上老年人就診免門診掛號費活動”;深入實施“微笑列車”唇腭裂修復慈善項目,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推行“兩免兩減半一優先”惠民工程,打通失獨及傷殘家庭的優先就診渠道等。多措并舉,有效緩解了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不僅如此,他們還踏冰走雪,把這份“滕醫人”的大愛源源不斷地注入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19775月,醫院派出首批援疆隊伍,開展“組團式”援疆、援藏工作,并探索出一系列富有創新性的做法。飛躍國界,他們把這份“滕醫人”的大愛化作無私的國際援助之力,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于19684月向坦桑尼亞派遣第一批援外醫療隊,自此拉開了援外醫療工作的序幕,先后治愈了數百萬患者,搶救了數以萬計的危重病人,同時也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評價。 

  特別是在面對SARSH7N9、新冠肺炎等重大傳染病威脅,唐山、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健康扶貧攻堅戰等工作時,廣大滕醫人始終用實際行動彰顯使命與擔當,全力以赴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次次壯舉得到了黨和政府的褒獎以及人民群眾的贊譽。 

  【展望篇】砥礪前行揚風帆 

  70年風雨無阻,70年砥礪前行。跨越兩個世紀的漫漫征程,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見證了中國近現代醫院的發展史,用精湛的醫術、優質的服務和嚴謹的學風書寫下醫院發展的輝煌詩篇,并成為國內知名的醫學殿堂。醫院連續八年入圍中國縣級醫院競爭力十強,先后榮獲全國優質服務百佳品牌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先進單位、中國醫院學科能力建設獎、全國優質服務示范醫院、山東省標準化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跨越70年風雨征程,如今,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已發展成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康復、預防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系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國家級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目前,醫院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開放床位2600張,設有78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省級重點專科5個,市級重點學科17個。年門急診量達到260萬余人次,出院患者11萬余人次,開展各類手術7萬余臺次,已形成學科門類齊全、人才薈萃、技術精湛、設備先進的區域性醫療中心。

 

  “人才強院、科技興院、醫德立院”三大發展戰略為醫院贏得了諸多優異成績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發展信念。院長楊瓊表示,今后,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將按照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要求,秉承“患者至上,質量為本”的服務宗旨,堅持“人才、學科、文化、管理”四輪驅動,同步推進醫療、教學、科研融合發展,立足學科,突出特色,強化內涵,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打造西部隆起帶區域醫療中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密結合醫院建設與發展實際,以建院70周年為新的起點,以人民群眾的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以構建和諧醫院為目標,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不斷發揮醫院特色與優勢,實現體制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知識創新,堅持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群眾、造福百姓,在全面建設高品質醫療高地的征程上,續寫醫院事業發展新輝煌! 

  歲月如歌,70年是一首前行的凱歌; 

  繼往開來,70年是一座碩果累累的豐碑; 

  任重道遠,70年是一個新的起點! 

  鏗鏘旋律中,下一個70年的壯美藍圖正徐徐展開。 (宣傳科)

Copyright ? 2022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5710號 技術支持:滕州信息港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632-5527032) 郵箱:tzzxrmyyxck@163.com
HTTP HTTP 本站支持IPv6訪問 本站支持IPv6訪問